關於我們 產品介紹 產品註冊保固登入 聯絡我們 下載 嚴正聲明 清倉區
 

紫外線、脈搏3ATM錶

32768之PSL紫外線(UV)、脈搏(PULSE)3ATM錶

這款全世界首創UV+PULSE 3ATM LCD手錶,將複雜的功能結構(UV & PULSE 感應器)放入一般LCD手錶大小的空間裡, 難能可貴的是還能兼顧外型設計. 卓越的電子微控器(Microcontroller)扮演著CPU心臟的角色,把煩瑣的程式, 化為您我看的懂的數值。除了能偵測脈搏心跳及UV值外, 它還能依您膚值狀況設定SPF值,並進而做出UV紫外線之適合照射時間提醒. 再者,依年齡體重而設定的鍛鍊功能,更能讓您清楚了解各種運動的消耗(卡路里計算). 特殊的尼龍扣式錶帶,方便您在惡劣的戶外環境中從事您任何喜愛的活動. 這個披著羊皮的狼看似一般時計, 卻也讓歐美日系LCD戶外多功能錶款相形失色。喜歡嗎? 這殺傷力的價格值得讓您買一隻回去研究看看。

何謂32.768KHZ

紫外線(UV)對人之影響

(Pulse)對人之影響

功能特性

  • 全世界首創 UV+ PULSE 3ATM手錶
  • 即時時間顯示, 12/24小時制顯示模式,日月曆顯示
  • 每小時報時 及 每日鬧鈴功能
  • 計時功能(上限時間 : 23小時59分59秒)
  • UV紫外線強度數值顯示 及 曝晒上限時間顯示(響鬧提醒)
  • 可依據皮膚特性設定UV照射時間提醒
  • 鍛鍊功能(依年齡體重設定) 了解各種運動之卡路里計算
  • 脈搏量度範圍由每分鐘40 ~240次
  • 較貴之EL冷光背光, 非便宜之LED背光
  • 3 ATM(30M) 級防水
  • 特殊環扣設計,適應惡劣環境
  • 詳細功能列於中文操作手冊.
  • 國際專利產品

功能之一解說例:

★在時間功能上, 按著調較鍵2秒進入皮膚性設定。 皮膚值便會閃動, 按調較鍵以步進數值 (皮膚數值 : 1~4) 請跟據以下特性以判斷你的皮膚種類 :-

第一類 : 膚色非常平均, 有雀斑、經常透紅、不容易曬黑, 極難以曬傷

第二類 : 膚色平均, 少雀斑、少許曬黑, 難以曬傷

第三類 : 膚色非常淺褐色, 沒有雀斑, 曬黑的膚色平均, 曬傷風險低

第四類 : 淺褐色至橄欖色的膚色, 沒有雀斑,曬黑了的膚色較平均, 最好不要在陽光底下曬

(資料來源 : 世界衛生組織)

- UV強度共分5類WHO及 UVI組別:-

WHO類別

UV指數

None 無

0

Low 低

1~2

Moderate 中等

3~5

High 高

6~7

Very High偏高

8~10

Extreme 極高

11 +

鍛鍊功能

可依年齡體重設定來了解各種運動之卡路里計算

活動表

活動類別

燃燒脂肪     (卡路里/分鐘)

活動類別

燃燒脂肪     (卡路里/分鐘)

帶氧運動 : 低速

4.4

踏單車 : 12-14mpi

6.4

帶氧運動 : 高速

5.6

踏單車 : 14-16mpi

8.0

帶氧運動, 踏步: 低速

5.6

滑板車 :

5.6

帶氧運動, 踏步: 高速

8.0

跑步 5 mph

6.4

踏單車:靜態:穩步

5.6

跑步 6 mph

8.0

踏單車:靜態:強勁

8.4

跑步 10 mph

13.2

機械式走樓梯:一般

4.8

步行 : 3.5 mph

3.2

巡迴訓練:一般

6.4

步行 : 4.5 mph

4.0

賽艇運動: 靜態:穩步

5.6

步行/漫步:漫步<10min

4.8

賽艇運動:靜態: 強勁

6.8

滑雪機 : 一般

7.6

備註 : 此活動表只供參考用, 因應不同體質有不同效果。

(以上資料是以體量100磅, 不同活動, 計算每分鐘能燃燒多少卡路里)

規格:

顏色:銀 色

材質:ABS塑膠/尼龍錶帶

尺寸:直徑約45mm 厚度約10mm 錶帶240mm

淨重:55克

電池:CR2032電池

何謂32.768KHZ

通常鐘錶(Timepieces)是由石英震盪器(Quartz Crystal)產生每秒 32.768KHz 的頻率,除頻IC再將這個頻率除以 32768,得到一個數值: 32768÷32768=1(近代科學家發明單擺鐘及石英震盪器,利用單擺或石英晶體的震盪週期來計時,只要震盪週期乘上每秒震盪次數就是一秒鐘) 這個數值便是鐘錶計時器每秒跳1次的原因。

Quartz (Quartz Timepieces) 石英時計.

泛指手錶利用電力和石英震盪來計算及顯示時間,有指針式、數位式和混合式等不同形式。它的錶芯是由石英推動的,指針式石英錶,是用電池的電力使石英產生震盪後,利用IC板計算並控制步進馬達,使其推動齒輪系及轉動指針,其時、分針基本上都是用電力來驅動的。而數位式石英錶,絕大部份是以液晶片來顯示時間。

二十世紀電子產業蓬勃發展, 從早期大而繁的類此電路時代, 演化成近期小而精的邏輯數位電路時代,其中時序電路就是邏輯數位電路的心臟, 而石英水晶振盪器更為時序電路內不可或缺的關鍵元件, 舉凡消費性產品: 如數位電視, 遊樂器, 數位相機, 手錶等. 資訊產品: 如個人電腦, 及其週邊設備, 掌上型電腦, 及硬碟等. 通訊產品: 如行動電話, 無線電電話, 及呼叫器等. 網路產品: 如數據機, IA產品, 甚至藍芽套件等. 都是必須使用石英水晶振盪器來組成時序電路.

未來我們將陸續引進有特色(or專利)及實用高品質的鐘錶, 這些鐘錶在市面上少見; 甚至從來沒進口過CHINA. 值得有品味得您收藏.

其實32.768KHz代表的另一種含意, 我們把它定義為….

 時尚.  實用.  特殊.  平易近人.  不凡內涵......

搜尋 "32768" 您就可發現不一樣的Timepieces

PS.石英:

石英是一種礦物,在地殼中的含量約佔百分之十八,是含量僅次於長石(約64%)的礦物,其硬度為七,比重約為2.65,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通常呈無色透明至白色. 在大自然中長時間高溫、高壓下,矽原子會慢慢的依附六方晶系的軸線成長結晶形狀。陸地的沙丘、海岸邊的沙灘等處的沙粒,雖然隨岩層有不同的成分,但大多是以石英為主要的礦物成分,且具有玻璃光澤。

石英在結構上為六方晶系,共有四個軸,即有三個水平軸,各成60度角相交,且三軸等長,另有一垂直軸,軸的長度與水平軸不等長。此外,石英無明顯節理,常呈塊狀或柱狀,外形具脆性,通常產於酸性火成岩、變質岩或沈積岩中。工業上用於光學玻璃、水晶玻璃、陶瓷或研磨材料,以及煉鋼助熔劑等。在電子工業方面也可做高級半導體材料如二極體或鐘錶的震盪器等;此外,也常用來製造飾品或當半寶石用。

↑Back

紫外線(UV)對人有何影響

紫外線加速皮膚暗沉老化,或引發皮膚癌,早已為人所知,但少有人知道,紫外線對眼睛也會造成傷害。近10年,紫外線與眼睛組織的研究相當多,長時間曝露在陽光中,不但容易讓眼睛提前退化,罹患白內障機會增加,年老得到眼疾甚或失明的危險性也提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1200~1500萬人因白內障而失明,估計其中300萬例與暴露在紫外線中有關。

白內障是指水晶體老化渾濁。水晶體是眼睛抵抗紫外線的天然保護層,暴露在紫外線中時間愈長、愈久,透明水晶體就會變得渾濁,犧牲自己去保護眼睛避免受傷。近年來,全世界白內障罹患率上升3~4倍,「國內至少增加兩倍,」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林思源說。尚且,近來發現過量紫外線也是導致視網膜黃斑退化的主因。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長達10年,追蹤超過2000名43~86歲的人發現,青春期、三十多歲時一天曝曬太陽超過5小時以上的人,10年內出現黃斑退化初期症狀的機率,比一天在陽光下不到2小時者高出一倍以上。此外,年輕時曾曬傷10次以上的人,10年內出現黃斑退化比例,也比沒曬傷的人要多出一倍。而且以往50歲才出現的眼睛老化問題,現在30~40歲左右就可能會出現,甚至更早。陽明醫院眼科醫師王孟祺,就曾碰過一位20多歲的體育老師,因經常曝曬太陽下造成眼睛提前退化。眼科醫師林思源最小的白內障病人,年齡只有10多歲。

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只含有中波紫外線及長波紫外線兩種,一般而言,紫外線照射對皮膚的作用可分為急性與慢性作用兩種,急性作用大致維他命D的合成,以及引發曬傷反應,產生紅斑、發炎等反應,另外也會將皮膚曬黑,使皮膚增厚等,這些反應主要是中波紫外線的作用,但長波紫外線也有一部份的作用,尤其在使皮膚曬黑方面,長波紫外線越來越引起重視。

而紫外線照射對皮膚的慢性作用,主要會造成皮膚的老化,外觀上會產生乾燥、皺紋、彈性喪失、微血管擴張、色素異常、脂漏性角化等變化,長期不當的暴露更會造成皮膚腫瘤的發生,不可不慎。

紫外線的照射,除了一般常見的反應外,還會產生許許多多所謂日光性皮膚炎的病症,常見的日光性皮膚炎包括:多型性光斑(Polymorphic ligh eruption)、日光性癢診(Actinic prurigo)、種痘樣水庖症(Hydroa vacciniforme)、日光性蕁麻疹(Solar urticaria)、慢性日光性皮膚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光毒性皮膚炎(Phororoxic dermatitis)等不同的病症。

紫外線不只對皮膚傷害極大,還可能傷及眼睛,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又不作任何保護措施,罹患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因此從事戶外活動時,應配戴邊緣及合格太陽眼鏡。

紫外線=健康

以往抗紫外線被定義為「愛美」的表徵,彷彿只有女性才需注意抗紫外線。現在,更多研究證實,過量紫外線確實會造成身體組織器官損壞。長時間外出適當保護自己,塗上防曬油、戴上帽子,避免紫外線傷害。儘管抗紫外線產品及技術日新月異,仍無法完全阻隔紫外線侵害。面對市售各式各樣號稱「抗紫外線」的商品,從頭髮噴霧、防曬乳到衣服、太陽眼鏡等,很容易讓人有錯覺,以為用了這些產品,就可以從此脫離紫外線魔掌。「不是穿了擦了就可以達100%防護效果,」前陣子剛完成關於抗紫外線商品防護效果報告,全國公證檢驗紡織部行銷副理高偉修提醒,運用遮陽產品,並非保證可以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它們只是降低陽光對皮膚的直接傷害而已。國外研究也證實,即使高係數防曬乳液,也無法100%擋掉UVA,只能當成第二線防護措施。澳洲消委會提醒民眾,第一線的抗紫外線措施,就是避免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外出曝曬,非不得已也儘量找陰影遮蔽。特別提出「影子」理論,教導民眾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或影子短過自己身高,表示陽光正大,應該要趕快找地方躲避。

出門前看看UV偵測器的紫外線指數據,看看出門是否要有保護措施:如果紫外線指數為5以上,表示中度紫外線,待在太陽下30分鐘就會受傷,出門要有適當抗紫外線裝備。躲避紫外線只是消極抵抗,最重要的是,珍惜資源,停止繼續破壞臭氧層的行為。美國環保署大膽估計,臭氧層每減少2.5%,地球每年就要增加1萬5千個皮膚癌患者。

紫外線指數簡寫 UVI,是氣象上常用來表示紫外線照射的安全範圍。當紫外線指數是 0 到 2 時,屬微量曝曬級,無曝曬時限。 3到 4屬低量曝曬級,無曝曬時限。 5到 6屬中量曝曬級,曝曬時限為30分鐘。 7到 9屬過量曝曬級,曝曬時限為20分鐘。 10到 15危險曝曬級,曝曬時限為12分鐘。另外要注意的是,水可100%反射紫外線,雪冰可反射 80到 90%, 砂反射 20到 30%,草地反射 3%。因此在烈日下要帶太陽眼鏡, 選擇太陽眼鏡時應注意要能擋住 99%紫外線及 60到 70%可見光。

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各種與紫外線照射有關的皮膚病,以及防曬品的認識與選擇紫外線由太陽發出,到達地球時,光線能量仍然相當強烈,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地球萬物將無法生存。

一般對紫外線光譜的分類及其波長為:
  真空紫外線(Vacuum UV), 波長為10--200nm
  短波紫外線(UV-C),波長為200--290nm
  中波紫外線(UV-B),波長為290--320nm
  長波紫外線(UV-A),波長為320--400nm
  可見光(Visible light),波長為400--760nm

其中真空紫外線已及短波紫外現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即被臭氧層所吸收,在地球海平面的高度並無法測出,幸而有臭氧層的存在,否則真空紫外線以及短波紫外線對人類都是有害的。

紫外線的波長決定其穿透力及傷害部位,短波紫外線C的穿透力弱,會傷害眼睛表層的角膜,發生眼痛、畏光、流淚;長波紫外線A的穿透力強,傷及網膜黃斑部病變、白內障、影像變形症狀。

參考資料

紫外線的好處﹕

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可消滅一些皮膚表面的有害病原菌。母親懷孕期及哺乳期多曬太陽,對保障嬰幼兒維生素D的供給和防治佝僂病也大有好處。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天氣寒冷,人們在戶外活動少了,接受紫外線不足,這時候,更需要人們多曬一曬太陽。因為適量的紫外線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對預防骨質疏鬆、佝僂病有好處。

SPF、 IP、PA+值代表什麼?

舉例來說,我們洗衣後晒有顏色鮮艷的布料,受紫外線照射數小時之後,就會褪色,由此可知,紫外線的殺傷力有多強;一到炎炎夏日防曬用品出籠,防曬品上充滿不同英文字母的組合,美系、歐系、日系化妝品又各有不同的標示法,該如何解讀?

美國系統的防曬係數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曬效果為SPF×10﹙分鐘﹚。表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確定的。
歐洲防曬係數的標示IP(Indicia Protection): IP×1.5=SPF

日本厚生省﹙相當於我們的衛生署﹚又以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要求日本的防曬產品必須標示防止UVA的效果,PA+表輕度遮斷、PA++表中度遮斷,PA+++表高度遮斷。SPF是目前國際上較廣泛採用的表徵防曬用品防曬功效的指數,國外一般採用人體皮膚試驗或其他方法確定。

紫外線依波長不同,按照區分為三個波段:
  UV-A (400-320 nm),
  UV-B (320-290 nm),以及
  UV-C (290-100 nm)。

曝曬在強烈的紫外線下,UV-B會引起肌膚紅腫,也就是肌膚發炎、腫脹,相當於輕度燙傷的情形。而UV-A則會讓肌膚因色素沈澱而變黑。以前UVC經過臭氧層時已被吸收,因此不會到達地球表面,較不會侵害人體肌膚。但由於臭氧層日漸被破壞且稀薄,使得UVC對人體的威脅日益增高。人體可能接受到的UV-C多為人工光源如電焊或紫外線殺菌燈等。

常見的SPF,表示隔絕UV-B、預防肌膚發炎的有效時間。而PA的防治對象,則是UV-A所引起色素沈澱而變黑皺紋,以+、++、+++三種,表示效果的高低,+號愈多,表示效果愈好。一般市面販售的防曬用品,雖然只標出SPF係數,但大多已含有隔絕UV-A的成分

皮膚在日曬後發紅,醫學上稱為“紅斑症Ereythma”,這是皮膚對日曬作出的最輕微的反應。最低紅斑劑量,是皮膚出現紅斑的最短日曬時間。使用防曬用品後,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會增長,那麼該防曬用品的防曬係數SPF則為: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後)/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前)

假設某人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有15分鐘,那麼使用SPF為4的防曬霜後,理論上可在陽光下逗留4倍時間(60分鐘),皮膚才會呈現微紅;若選用SPF為8的防曬霜,則可在太陽下逗留8倍時間(即120分鐘),依此類推。

紫外線的強度也有不同。一月分最低,三月分迅速增強,到了五、六月便達到尖峰。然後從九月開始逐月遞減。所以早上9AM~3:30PM少出門,必需做好防晒功夫。紫外線的強度,會隨著地區、氣候變化等,而有所不同。基本上,愈接近熱帶地區,紫外線愈強。當然東南亞各國,緯度更低,紫外線也就愈強。夏日豔陽高照,大家都會比較重視防曬,但是在三月及五月份期間或是平日長時間在上班空間照射到強燈之光線也有uv,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過多紫外線。陰雨天的紫外線也會比大晴天時弱。另外,還必須注意到反射的問題,即使陽光不強烈,但若遇上反射物例如砂灘上遊戲等,也會引起嚴重的曬傷。

■防曬係數的真相

在理想的狀態下,SPF15的防曬品就應該可以阻隔93.3%=14/15[遮蔽率(%)=(SPF-1)/SPFx100%] 的紫外線,SPF30的防曬品就應該可以阻隔96.6%=29/30的紫外線。

但須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在塗抹防曬品的時候通常未達2mg/cm2的標準量, 致使產品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日常,不過度曝曬的一般情形下,選擇SPF 15-25左右 PPD 8~10 左右或PA ++~+++ 就可以了。如果膚色偏白、易曬傷、易長斑的人就需更高防曬係數的產品。若須從事長時間戶外活動或水上活動時,不但需要使用高防曬係數的產品, 甚至需要防水(Waterproof)或抗水(Water-resistant)的防曬商品才夠。而皮膚容易過敏的人,應儘量選用物理性防曬品或標示通過低敏感度測試(Hypoallergenic)防曬產品。

UVB防護目前常見以 SPF(或是##B) 或 IP(或是LSF)值來表示 SPF = Sun Protection Factor 而歐洲系統則以IP(Indicia Protection,防護指標) 表示,與SPF之間的轉換為:IP X 1.5 = SPF (但在不少歐系產品中是把IP值視為SPF值,學理上是有點怪怪的,但關係不大就是了)

UVA防護以PA、IPD、PPD、PFA、INDICE UVA、UVA-Faktor或 A 來表示 其中PPD、INDICE UVA、UVA-Faktor或 A表示的方式意義上較接近 日本系統是以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值或 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表示防曬品對UVA的防禦能力。 歐洲系統則是用PPD -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及 IPD - Immediate Pigment Darkening 來表示防曬品對UVA的防禦能力。

PA+ :輕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為2-4個小時 = PFA 2 ~ 4
  PA++ :中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為4-8小時 = PFA 4 ~ 8
  PA+++:高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為8小時以上 = PFA > 8

另外有一種是標明 ##B##A的產品, 前面的部分大致上跟SPF類似,也就是說 20B = SPF 20; 而後面的部分 4 ~ 8A 約等於PA++; 9A 以上約等於 PA+++

以IPD表示的方法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少用,一般來說IPD 25 左右就可以了

以PPD表示的方法比較常見,一般說來PPD 8 ~ 10 左右的防護就可以了

些還標示有IR的字樣,這代表產品本身甚至連紅外線都具有阻隔效果。

■Q: PA跟UVA, IPD, PPD之間該如何轉換呢?

A: IPD及PPD因測量方式完全不同所以並無法轉換, IPD在學理上意義比較小, 所以用IPD表示的方法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少. 至於PA是以區間來表示
  PA+ = PFA 2 ~ 4 ; PA++ = PFA 4 ~ 8 ; PA+++ = PFA > 8
  而PPD、INDICE UVA、UVA-Faktor或 **A 及 UVA** [**為數字] 意義上較接近
  現在產品越來越注重UVA的部分,像PPD 12 已經約等於 1.5倍的PA+++
  所以也可以看出以PA來表示的方式有其限制性
  以後大多數防曬產品應該會直接用數字來表示其防曬能力

■膚質差異性與防曬措施

類型  紫外線敏感性 膚色(未暴露區) 曬傷度/曬黑度  建議之防曬用品(SPF)
  第一型 非常敏感 白色 極易曬傷,但從不會曬傷 15+
  第二型 非常敏感 白色 極易曬傷,偶爾輕度曬黑 15+
  第三型 敏感 白色 偶爾曬傷,容易曬黑 10~15
  第四型 中度敏感 黃色 輕度或很少曬傷,極易曬黑 6~10
  第五型 輕微敏感 黃色或棕色 很少曬傷,一定且重度曬黑 4~6
  第六型 不敏感 深棕色或黑色 不會曬傷,一定且重度曬黑 幾乎不需要

以上摘錄自各文章雜誌

↑Back

脈搏(Pulse)對人有何影響
隨身攜帶脈搏偵測器確保健康

脈搏的定義:

指心臟每次收縮,將血液打入主動脈後,在彈性的動脈系統產生波動,可以在身體某幾個部位看出來,或觸摸得出來。脈搏就是指動脈的搏動情形,博動的起因來自心搏,在正常情形下,脈搏次數等於心跳次數。但有時心搏太小,脈動無法被察覺出來,此時脈搏數及不等於心跳次數

產生的原理:

脈搏是心臟打出血液進入動脈系統產生的結果,由於心臟只在心收縮時將血液打出,在心舒張時則否。因此,血液進入動脈系統是一陣一陣的;在身體較表淺部位的動脈可見其跳動,或觸摸其脈搏。

波動的因素:

受心臟收縮力量的大小、心搏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脈搏彈性。

測量脈搏的部位:

最主要─橈動脈

其他─顳動脈、頸動脈、肱動脈、尺動脈、股動脈、膝後動脈、足背動脈、脛後動脈。

測量脈搏的方法:

以食指及中指輕輕按於欲量脈搏之部位,藉指尖的觸覺去細數動脈跳動的次數;完整的脈搏測量必須是足的一分鐘。除了次數之外,並且注意脈搏跳動的節率(規律性)、跳動的強度、以及脈搏起伏的性質,分別加以紀錄。

測量脈搏的技巧:

通常將動脈輕壓向較堅實的面,以便脈搏的感覺全傳到指尖,如果將動脈壓上軟的組織,則脈動波能會被吸收或抵消,使指尖不易觸覺脈動;指尖壓在動脈上的力量要適中,用力太重時將阻住血流,反而無脈搏產生。

脈搏量值代表意義:

脈搏跳動的次數通常表示心臟收縮的次數,雖然心跳次數與脈搏數有時並不相同,但脈搏數值仍是心跳次數重要的參考。

各年齡層心跳、呼吸、血壓的正常值

年 齡 層

心跳(次/分)

呼吸(次/分)

血壓(mmHg)

新生兒期

130-150

36-60

收縮壓 20-60

嬰兒期

125-135

40-46

收縮壓 70-80

幼兒兒童期

65-105

20-24

90-100/60-64

青少年期

65-100

16-22

100-120/70-80

成年期

60-100

12-20

100-120/70-80

老年期

60-100

12-18

130-140/90-95

以成年人而言,當脈搏次數每分鐘多於一百次時,稱之心跳過速;當脈搏少於每分鐘六十次時,稱為心跳過緩。過快或過慢的心跳,影響心臟每分鐘搏出的血量。

﹝心輸出量=每次心搏出血量*每分鐘心跳次數﹞

有時過快或過慢的心跳是身體一時的代償反應,有時卻是嚴重心臟問題的表徵,因此評估出異常的脈搏時,均須密切觀察,以及早處理問題。

■心跳過快可做頸動脈竇按揉

正常人一般每分鐘心跳70至80次,幼兒為100次,心跳次數和脈搏是一致的。如果心跳每分鐘達到160次以上,甚至可達220次,但脈動規律,同時可出現心慌、眩暈等現象,醫學上叫陣發性心動過速。心跳過快往往突然發生,又突然消失。這種現象可持續數天,短暫者數小時消失。

引起陣發性心動過速的原因,多數是功能性的,如情緒緊張、過度疲勞、連續吸煙、胃腸道脹氣、因感染而發熱等,少數人因心臟疾病引起。病人可以做深吸氣後屏住氣,再用力做呼氣動作;或深呼氣後屏住氣,再用力做吸氣動作,連做幾次。也可做頸動脈竇按揉。病人平臥,頭偏向一側,用手指輕按頸部側面,找到搏動最明顯的地方,再用拇指在該處輕揉,並向頸椎骨方向輕壓,每次約5至10秒鐘,邊按揉邊注意心跳和橈動脈(觸手腕部)搏動情況,當心跳次數減慢後即中止按揉。如一側按揉無效,可按另一側。注意每次按揉時間不宜過長,手壓不宜過重,以免造成腦供血不足。老年人不宜用此法,有腦血管病者亦不宜用。

也可以壓迫眼球,病人兩眼下視並輕輕閉合,將手指輕輕放在病人右眼球上,向下方輕壓5至10秒鐘,並同時注意心跳減慢時,立即停止操作。若按壓右側無效,可用同法按壓左側。青光眼和高度遠視或近視者,不宜使用,以免造成眼病變。另外,誘發病人噁心或嘔吐,也可以終止陣發性心動過速。如果上述方法無效,最好到醫院治療。

■心跳過慢並有頭暈、胸悶、昏厥者應儘快就醫

心臟搏動次數每分鐘少於60次,醫學上稱為心動過緩。由於疾病原因引起的心動過慢,往往伴有胸悶、頭昏、全身無力等現象,嚴重者可發生昏厥,有的人還有心跳、脈搏時快時慢等。心跳過慢出現時,可用拇指壓迫雙側手腕橫紋正對小指處,數分鐘後可好轉。心跳過慢並伴有頭暈、胸悶、昏厥者,應儘快到醫院檢查。

爬山時,多注意自己的脈搏。方法很簡單,當感覺心跳有些快時,摸著手腕脈搏數15秒,再將脈搏數乘以4.無論多大年齡的人,只要每分鐘脈搏次數在(220-年齡)×60%—(220-年齡)×85%範圍之內,爬山運動就是有效的、安全的。如果超過最大心率的85%,就應該適當地減慢爬山的速度,同時做做深呼吸和放鬆、整理動作,等到心跳恢復正常再繼續。

在國外風行多年的脈搏錶或脈搏偵測器,早已經成為國內外注重健康者者評量自己心肺功能、藉以調整至最佳運動強度的必選配備,運動時需要隨時注意個人心跳,對身體不造成負擔才能「動得健康」。

↑Back

 

普旭公司 版權所有 © PUSH! Innov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